开了10年喜铺的老板娘 出门玩耍去了
“店里现在不需要我,出门耍一圈再回来看看生意会否好转。”胡飞飞是东阳一家喜糖店店主,她遇到了近几年生意最淡的一个10月。昨天,记者从部分结婚喜糖店获悉,眼下虽已进入婚庆高峰,但今年喜糖旺季却并未随之而来,销量相比往年同期降了三四成左右。
喜糖铺店主“弃店”出门
胡飞飞,经营喜糖生意已10年,她的店位于东阳闹市区,是东阳城区生意最好的喜糖店之一。往年10月,她和店里的四五名员工,经常忙得晕头转向,但今年情况不同。
“我已经买好去绍兴的车票,准备花半个月逛上大半个中国。”前天下午,胡飞飞先去了绍兴,然后她会转战杭州、温州、厦门、深圳等地,时间允许的话还会去广西、云南等地转一圈。
老板娘跑出去玩,店里的员工挺理解。“今年难得生意这么空,趁现在天气好,又是旅游淡季,是应该多出去玩玩。”店内员工傅阿姨说。
有大把闲散时间的并非胡飞飞一个。在义乌副食品市场经营糖果生意的老刘,近期也扮演了闲人角色。“大单今年比较少,都好几天没开张了,只有一些散客,量比较小。”老刘把“没有接大单”视为“不开张”。
喜糖生意下降了三四成
喜糖,喜事必不可少的元素。喜铺老板们之所以拥有大把的空闲时间,是缘于喜糖生意的下降。
“少了三四成左右,这个比例不小了。”胡飞飞感叹,按义乌、东阳一带的风俗,结婚对月份并不十分讲究,但订婚一般需凑好双月双日。为此,一般情况下,下半年农历10月和12月是婚庆高峰,需要提前准备的新人们,大多会选择在农历9月和11月下单。不过,今年的情况并不理想。
记者日前走访义乌副食品市场发现,喜糖铺的生意并未随着婚庆旺季的到来而好转。一些经营户称,越来越多的新人开始注意婚庆成本的合理分配。“比如以前一包喜糖10颗,现在部分新人选择8颗。”经营喜糖的金女士介绍,由于竞争激烈,加上纸盒、人工、包装、配送等附加品成本,利润就更薄了,所以销售量对喜铺来说相当重要。
由于销量受限,一些喜糖的代理商也感受到了寒意。“天天都在跑业务,但效果不明显。”江苏的刘超是一名糖果代理商,长年活跃在东阳、义乌两地的各糖果店,他表示现在的营销工作比以前难做。
新人先看包装再看品质
顾客的采购方式在变,需求也在变。以前,新人们最注重的是口感,也就是喜糖的品质。不过如今,包装渐渐成为不少购买者的第一关注点。
“现在婚礼回礼越来越隆重,包装直接影响婚礼的档次。”即将于11月结婚的王先生介绍,喜糖只占到了回礼的一部分。
一些喜糖经营户介绍,现在进店的消费者中,三分之一的人开口第一句话都会说“先看看包装”,个性化的包装成了喜糖最大的亮点。特别是对于90后顾客,卡通礼盒、铁制礼盒等均十分受欢迎。
当然,除此之外,喜糖的品牌也是顾客关注重点。